高血压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第一杀手。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很多,但大 多数患者并没有达到推荐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不进行治疗,高血压将导致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压患都应做 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随着血压升高对整 个心血管系统是有损害的,包括对脑血管、心脏血 管还有全身其他血管都是有损害的,所以它跟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只要把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下来就可以预防30%-40%的中风,也可以 预防10%左右的死亡威胁,还可以预防20%左右的心肌梗塞。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血压标准 单位mmHg
专家提示: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治疗,一般用药治疗3-6个月内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值。用药期间,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可以需要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品种与剂量。
最佳服药时间:
血压在早晨(6-10点)和下午(4-8点)各出现1次高峰,为有效控制高血压。
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可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减少猝死的危险性。
合理的联合用药:
单一降压药往往不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而少剂量的联合用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从少剂量开始,减少不良反应。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进动脉粥硬化的形成。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
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
心律失常
指心律直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
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
心肌梗塞
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导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
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中风
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侄倒,省人
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高血压患者或其高危人群,血压的突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一台血压计可以为患者和家人在危险时段及 时监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也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